RWAfi 生态指标性研讨:解读 RWA 的瓶颈和潜力”/> <body class="post-template-default single single-post postid-384812 single-format-standard wp-embed-responsive jeg_toggle_light jeg_single_tpl_1 jnews jsc_normal elementor-default elementor-kit-49429

在本次对话中,三位来宾从不同视角深刻剖析了 RWAfi 生态系统当前的机遇与挑战:他们不仅探讨了现实资产代币化如何重塑传统金融的核心逻辑,还揭示了这一领域在技术、合规及市场接受度上的瓶颈。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和未来趋势,来宾们共同勾勒出 RWAfi 在加速全球资产流动性和推动资本效率方面的潜力蓝图。本文源自 RealtyX DAO AMA 访谈内容,由 ChainCatcher 链捕手整理、编译。
(前情提要:比特币传奇 Adam Back 来台开讲:传统金融与比特币交汇进入关键点,RWA 潜力无穷 )
(背景补充: 一览全球RWA代币化:关键大玩家与未来趋势)

2024 年,RWA(现实世界资产)成为 Web3 世界炙手可热的讨论话题。作为现实资产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桥梁,RWA 提供了资产上链的全新可能性。

然而,在这个以高收益和投机性资产闻名的加密市场中,RWA 的吸引力仍面临挑战。与原生 Web3 资产相比,RWA 的收益显得相对 「保守」,而与那些能迅速翻倍的投机代币相比,RWA 的稳定回报似乎不够迷人。

但真正了解 RWA 的人明白,它的价值远不止於稳定的长期收益。RWA 的核心潜力在於其能够推动现实资产的数位化变革,为 DeFi(去中心化金融)注入更具信任基础的资产,并塑造 Web3 世界的新经济秩序。

为了解决普及阻力并释放 RWA 的真正潜能,RealtyX 携手多家 RWA 领域的顶级专案,发起了一场推动 RWA 与 DeFi 深度结合的运动 ——MTR RWAfi Movement。这一运动以创新和教育为双驱动,通过联手业内领先专案和区块链平台,探索 RWAfi(RWA + DeFi)的新可能性。

为行业注入思想碰撞的火花,第一场讨论会以 「Mapping the RWAfi Ecosystem」 为主题,深入剖析 RWA 与 DeFi 的可组合性潜力,铺垫未来生态发展的基础。从热议到实干,RWAfi Movement 正在重新定义现实资产与去中心化金融的交汇点,引领行业迈向更具信任、效率和长期价值的未来。

本次讨论由 RealtyX 策略负责人 Jade 主持,Plume 区块链团队联合主持,邀请了多位重量级嘉宾,包括 Plume 共同创办人及 CBO Teddy、RWA 市场专案 Polytrade 的创办人 PG,以及永续合约协议 Silver Koi 的 CEO Clair。

讨论以英文进行,以下是核心内容的精华摘录与翻译。

由 RealtyX DAO 社群贡献者 Sanqing 编译。

————————–

Jade (RealtyX):大家好!我是来自 RealtyX 的 Jade,非常欢迎大家参与我们 MTR 研讨会和 AMA 系列的首场讨论。今天的主题是 「探索 RWAfi 生态系统」,我将担任本次讨论的主持人。

在开始之前,我想简单介绍一下 「MTR」 的含义:

1. 首先,它代表 「最可信赖且回报丰厚的 RWAfi」(Most Trusted and Rewarding RWAfi),体现了我们构建一个有影响力的现实资产与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系统的承诺。

2. 其次,「MTR」 也是香港地铁系统的名称,我们希望向香港致敬,因为 RealtyX 诞生於香港,目前也是香港数码港孵化计划的成员。MTR 地铁系统正是对我们在 RWA 领域推动发展和加强互联互通的最佳隐喻。

接下来,我们有幸邀请到几位行业先锋与创新者,他们分别来自 Plume Network、Silver Koi 和 Polytrade。让我们先从各位嘉宾及其专案的简要介绍开始吧。

Teddy (Plume Network): 大家好,我是 Teddy,很高兴能参与今天的讨论。Plume 是一个专注於 RWA 领域的去许可 EVM 网路,我们的核心目标包括:工具开发(Tooling),促进资产分发(Distribution)和增强资产的可组合性(Composability)。

我们致力於将新的使用者引入 RWAfi 生态系统,为他们解锁交易与流动性机会,同时也藉助今天 Twitter Spaces 上这些优秀的专案来实现这一目标。再次感谢大家的邀请,我很期待接下来的讨论!

Claire (Silver Koi) :大家好,我是 Claire,Silver Koi 是首个支援股票永续合约的去中心化交易所(Equities Perp DEX)。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实际上非常简单。我们让使用者可以在一个平台上交易股票、商品、外汇等资产的永续合约,并提供高达 200 倍杠杆,同时保持低资金费率和低滑点。我们的目标是为使用者带来高效、低成本的交易体验。

PG (Polytrade):谢谢 Jade!很高兴今天能参与这个讨论。我和 MTR(香港地铁)有着很深的联络,因为我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香港度过。所以,我真的很喜欢这里的一切。我是 Polytrade 的创办人兼 CEO。

Polytrade 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RWA 资产交易市场之一,我们很快将转型为 RWA 中心。我们的理念非常简单。就像 Plume 这样的团队正在构建基础设施,帮助更多使用者和专案进入 RWAfi 这个生态系统一样,我们的工作是打造前端或者 DApp,让所有生态系统可以无缝衔接,使用者能够轻松互动。

换句话说,使用者在 Polytrade 上无需离开平台,就可以完成与 RWA 相关的一切操作,比如代币化、资产管理、指数、贷款等所有功能。我们将 Polytrade 定位为 RWA 的超级应用,这是我们当前的核心目标。

Jade(RealtyX & 主持人):太好了,今天我们的 RWA 场景可以说是包罗永珍。非常棒!我们直接进入第一个问题吧,不过让我们先专注於 RWA 这一部分,後续再深入探讨 RWAfi 生态系统。

过去一年中,RWA(现实世界资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叙事。那麽,是什麽启发了你们个人进入这个领域?对於你们的专案来说,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问题,还是希望抓住某个机会?尤其是通过专注於现实资产来实现目标。我们先请 Teddy 回答,然後是 Claire 和 PG。

Teddy(Plume Network):是的,这是个很棒的问题。对我来说,这个想法是在我加入 BNB Chain 工作後逐渐成形的。

当时我在他们的生态系统团队,负责引入各种专案,不管是 DeFi、GameFi 还是 SocialFi。而 RWA(现实世界资产)当时已经是个热门赛道,但说实话,那个时候整个领域还处於早期探索阶段。

我第一次接触 RWA 是在 2021 年,当时我在 Coinbase 团队负责相关研究。不过後来加入 Binance 和 BNB Chain 後,我的任务是引入各种 RWA 专案。这些专案面临的几个核心问题经常重复出现,比如工具支援不足、缺乏可组合性以及分发难题,尤其是如何让资产精准地触达合适的持有者。我们的想法正是基於解决这些问题而逐渐成型的。

我和我的共同创办人背景互补,他主要来自投资和工程技术领域,而我更多专注於生态建设。我们注意到,目前的 RWA 专案大多由传统金融(TradFi)背景的人来主导,他们尝试将传统金融产品搬到区块链上。

但问题在於,区块链上的主流使用者更偏加密原生,而不是传统金融使用者,因此很难找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点(Product Market Fit)。

因此,我们希望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 RWA。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我们的协议,为链上使用者创造更多的用例,比如借贷、交易以及解锁流动性等。例如像 Polytrade、RealtyX 和 Silver Koi 这样的专案,都围绕这些方向展开。我们想为链上使用者提供他们之前无法触及的流动性和交易机会。

我们始终认为,要让 RWA 领域真正发展起来,就必须从链上使用者的需求出发,设计出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产品。实际上,这一切的核心都围绕着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如果回顾 RWA 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稳定币是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为它们无许可、流动性强,而且看起来和使用方式上都更接近加密资产。

在 Plume,我们的理念是将底层复杂性抽象掉,用一种链上使用者能够轻松理解的方式包装整个生态。使用者表面上接触的是去中心化金融产品,但其背後却是真实的现实资产,这些资产为使用者带来实际收益。

目前,我们正在将多种资产代币化,比如另类资产、国债、收藏品、GPU、矿权等等。我们希望把这些资产带到链上,让更多人能够公平地获取 RWA 的收益。对我们来说,这就是 RWA 领域增长的真正方向 —— 通过 DeFi,为人们创造全新的流动性和收益机会,打破传统的限制。

Claire(Silver Koi):谢谢 Teddy 的精彩分享。那接下来我从个人经历开始说起吧。我之前在亚洲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注意到在很多地区,普通人要接触国外市场其实非常困难。

就以美国股市为例,它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却有超过 40 亿人难以接触到它。我身边很多朋友想要投资美国股市,却不得不经历非常繁琐的流程,比如需要通过多达 10 个不同的经纪帐户,而这些帐户通常要求很高的最低存款额才能开户。

而且,经常还需要支付七到八种不同的费用,如果他们想交易零股(Fractional Shares,整股的一部分,可以是整股的 ½、¼、甚至是 1/100 不等),费用还会更高。

所有这些障碍让很多人难以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这也是我们想建立 Silver Koi 的初衷。我们坚信财富增长的机会不应该是少数特权阶层的专属机会。为什麽其他地区的人 —— 我并不想单单说是 「非美国」,而是很多地区的人 —— 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增长财富呢?他们也应该拥有可以利用的工具。所以,这就是我们开始构建 Silver Koi 的原因。

我们的目标是让交易变得极其简单。我们希望,所有的操作,比如点选下单,从头到尾都能在 不到五次点选内完成,而交易可以在不到一秒内结算。事实上,这一点我们已经实现了。再说到费用,我刚刚提到,高昂的费用是许多人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

而我们为使用者消除了所有这些费用:没有展期费(rollover fee),没有管理费(management fee),更不会对零股交易额外收费。此外,我们还致力於提供极低的资金费率,争取与主要的中心化交易所保持竞争力。

当然,我们的另一个重点是速度。所有操作都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使用者随时可以自由转移资金。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让投资变得简单明了。

PG(Polytrade):我非常喜欢 Teddy 和 Claire 刚才的分享,他们提到的都是进入 RWA 领域并在这个领域深耕的重要原因。对於我们来说,我们涉足 RWA 的时候,RWA 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术语。那时候几乎没有人真正了解 RWA 的含义。

我们从 2021 年开始踏入这个领域。我是从 Web2 背景过来的,之前在贸易金融领域工作了将近十年。我希望能把这些极具价值的资产带到链上,并为中小企业(SME)借贷者提供 DeFi 的流动性,这就是 Polytrade 在 2021 年诞生的契机。

当时,RWA 这个词对我们来说有些滑稽,因为按字面意义来说,几乎所有真实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 RWA。尽管如此,有些术语会逐渐被市场接受,而 RWA 就是其中之一。过去四年里,Polytrade 一直在不懈努力,从单一资产的代币化起步,我们专注於贸易金融。随後,我们转型为一个市场化的平台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大的挑战在於资产的发现问题。於是,我们希望成为 RWA 领域的 「OpenSea」,让使用者能够轻松发现各种协议、链、行业交易的动态,以及了解哪些协议正在执行、有哪些资产在交易、有哪些代币可以使用。

随後,我们开始涉及这些资产的二级交易,并在平台上推出 「先买後付」(BNPL)以及其他创新的金融产品。最终,我们意识到整个生态系统中仍然缺失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投机性。

大多数人并不倾向於对 RWA 进行投机,比如,很少有人会押注黄金是否会上涨 20%。RWA 的特点就是其稳定性,这本质上与加密资产的高波动性形成了对比。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为 Web3 使用者引入投机性,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基於代币的模型。我们将 Polytrade 打造成一个超级应用,使用者不仅可以在这个应用上进行资产交易,还能进行 RWA 代币的交易、质押、借贷等功能。我们也正在开发预测市场来进一步丰富使用者体验。

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现在有超过 6-7 万名活跃使用者参与其中。我们也与 Plume 合作,在测试网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并计划完成最终的整合。对於使用者来说,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综合的应用入口,他们可以在这里完成一切操作。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於,我们并不与其他协议竞争,而是为它们提供一个分发平台。这是一种纯粹的分发策略,让我们能舒适地与所有协议合作,为整个生态系统增添价值。

Jade(RealtyX & 主持人):很棒,我觉得刚才你们几位的分享已经为我的下一个问题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Teddy 和 PG 都提到了一点:虽然 RWA 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一个关键挑战,那就是对 Web3 原生使用者的吸引力不足。因为这些使用者往往追求更高的收益和快节奏的金融投机。

所以接下来我的问题还是抛给 Teddy: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你的角度来看,为什麽建立一个互联互通的 RWAfi 生态系统如此重要?同时,Plume Network 是如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支援和推动这个生态系统发展的?我知道你在之前的回答中已经部分解释过了,但这次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Teddy(Plume Network):这是一个很棒的问题,我也很高兴能够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建立一个 RWAfi 生态系统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原因在於,传统的 RWA 通常是静态的。人们会购买代币化的国债或私募信贷产品,但这些资产大多只是 「躺」 在钱包里,没有额外的效用或收益。

通过构建一个 RWAfi 生态系统,人们可以对这些资产进行更多操作,比如将它们带到不同的借贷协议中作为抵押,进行借贷,甚至参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回圈策略。

而这些在传统的 RWA 领域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你只是单独在一个通用区块链上开发 DApp,这些功能很难实现。

目前,通用的 L1 和 L2 链在整体生态系统中表现很好,但在支援某些垂直化的需求时,比如市场拓展、需求创造和生态系统激励等方面,它们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援。这也是为什麽我们要打造 RWAfi 生态系统。

我们希望使用者能够像对待加密资产一样,交易 RWA,同时确保合规性。我们通过 Plume 的多款产品实现这一目标。例如,我们的 Plume Arc 是一个资产代币化引擎,允许任何人以合规的方式代币化任何资产。

我们整合了多种合规方案、代币化方案,并开发了内部的转移代理,同时对链层协议进行了更多的改造。我们的另一个协议是 Nest Protocol,这是一种收益流协议。使用者可以投资於代表未来现金流的收益代币。

这让普通使用者可以接触到以前可能需要获得合格投资人身份或完成 KYC 才能参与的资产。这有点类似於 DAI 和 SI 的工作原理,我们在底层技术上重现了这一机制。

通过这些产品的结合,我们能够在一个单一网路中释放巨大的网路效应。这样,当资本进入我们的生态系统时,它可以持续流动。

例如,使用者可以投资一种资产,然後跨资产进行规划,参与更多的 DeFi 活动,比如在 Silver Koi 平台上交易,或与 Polytrade 合作,甚至通过某种聚合器访问这些资产。

Plume 上有大量资产,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网路,将 DeFi 专案与 RWA 整合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为使用者创造全新的机会。

我们的测试网已经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潜力。短短两个月的测试中,我们达成了 2.8 亿次交易,覆盖约 1800 万个钱包,其中 400 万个是活跃的独立使用者。这种规模在传统的 RWA 专案中是难以想像的。

相比之下,传统的 RWA 专案往往很难吸引使用者。例如,根据我最近在 Etherscan 上的观察,Ondo Protocol 的持有者可能只有 50 个。而我们通过将 RWA 与 DeFi 结合,让使用者能够真正探索其潜力。

我们两周前的一次预存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活动的目标 TVL 原本是 500 万美元,但在短短 70 秒内就被填满,最终在 90 分钟内达到 3000 万美元的 TVL。这种增长速度表明,RWAfi 生态系统的构建能够为使用者带来真正的产品市场契合度。

我们相信,通过与像 RealtyX、Polytrade 和 Silver Koi 这样的专案合作,将是推动这个领域发展的最佳方式,也是我们专注於构建 RWAfi 生态系统的原因。

Jade(RealtyX & 主持人):这真是太棒了!那麽,从专案的角度来看,情况如何呢?也许我们可以先请 Polytrade 的 PG 来分享一下。从专案的角度来看,具有 DeFi 元素的互联 RWAfi 生态系统与没有 DeFi 元素的生态系统有何不同?这将如何为您的使用者带来价值?

PG(Polytrade):我们大家实际上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 —— 促进 RWA 的普及。让更多人相信 RWA,让他们更多地在链上进行交易,而不是依赖链下操作。需要持续努力吸引更多的 Web2 使用者,让他们看到 Web3 真正带来的优势,比如链上交易的便捷性、安全性、透明性,以及可能更低的成本。

我们团队许多人来自 Web2 背景,因此非常清楚传统金融系统的问题所在,同时也认识到金融世界需要被重新设计和发明。

当然,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颖的观点了。我们已经过了需要向人们推销 Web3 的阶段 —— 比特币已经触及 10 万美元,机构的参与和接受度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和产品正在进入这一领域。

举个例子,我们与 MasterCard 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与他们为机构客户不断开发 DApp。虽然我们的使用者可能并不在意我们与 MasterCard 的合作,但我们深知这些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关於 RWAfi 生态系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归根结底,我们是在构建一个平行的金融世界,让所有现实世界资产从 Web2 迁移到 Web3。这样不仅能为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价值,也能让这些资产变得对每个人都更容易获取。

就像 Claire 提到的,为什麽有人无法交易全球范围内可用的资产?为什麽地理限制或资本门槛会妨碍我购买某种资产?为什麽我不能用 10 美元购买苹果公司的股票,而这种机会只能属於那些拥有上百万美元的人?

这正是整个 RWAfi 生态系统最终应该努力的方向。作为一个市场化平台,我们最大的优势之一是能够观察和参与到各种令人兴奋的专案中,我相信 Plume 也有类似的体验。

我们看到很多专案正在将不同型别的资产进行代币化,这些专案的多样性超乎我们的想像。它们不仅局限於金融资产或房地产,还扩展套件到了绿色能源、气候专案、可再生资源和大宗商品等领域。

目前,Polytrade 已经接收了非常多的协议请求,甚至需要暂停活动以更好地规划如何支援和整合这些协议。这种创新速度和多样性让我感到无比兴奋。

Polytrade 将继续致力於成为这一领域最大的分发平台。而像 Plume 这样的合作伙伴正不断为我们带来使用者,这些使用者需要一个简单且友好的前端体验,这正是我们平台的价值所在。

此外,我们与区块链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变得至关重要,因为我们不仅帮助使用者获取资产,还为他们创造各种链上的活动机会。我对整个 RWAfi 叙事充满信心,并相信这将是实现更大规模采用的正确道路。

Claire(Silver Koi):这些都是非常棒的答案,我的回答会简短一些。对 Silver Koi 来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投资对每个人都变得触手可及。而构建一个互联的 RWAfi 生态系统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能从中获得多方面的价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使用者可以轻松地接触到更广泛的投资机会,比如股票。他们也可以通过 Realty X 投资房地产,或者通过 Polytrade 探索其他资产平台。通过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使用者实际上能够触达股票、大宗商品、外汇、债券等多种资产类别。

其次,由於有了这个生态系统,共享基础设施和流动性变得更加容易,这不仅能大幅降低成本,还能加快交易速度,同时显着提升使用者体验。最终,这个生态系统不仅帮助了各个专案更好地协同工作,也让使用者的体验更加顺畅。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种生态系统对专案和使用者都是一种双赢。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Jade(RealtyX & 主持人):我个人非常认同几位嘉宾刚才的分享。对於 RealtyX 来说,我认为一个支援性的生态系统,以及一个互联的生态系统,对於专案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们已经和 Plume 合作,同时几个月前也在 Polytrade 上线了我们的资产,可以看到一切都紧密相连。正如 Claire 所说,一个流畅、无缝的使用者体验,是将下一个百万甚至十亿使用者带入这个领域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继续推进讨论。其实我下一个问题在前面的回答中已经被部分解答了,但我还是想稍作延伸,关於我们在互联 RWAfi 生态系统中可以实现的协同效应。

如果你们希望补充更多内容,可以聊聊你们的专案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可以在 RWAfi 生态中与其他专案形成互补?或者,分享一下你们目前正在与其他专案合作构建的内容,让大家更好地理解 RWAfi 的实际运作方式。

Teddy(Plume Network):我们可以用今天在场的三个专案来举例,展示 RWAfi 生态系统中的协同效应。一旦我们上线主网,收益产品将成为生态中的核心亮点之一,许多使用者会因为我们提供的多样化收益机会来到 Plume。

假设使用者通过我们的主要桥接夥伴 LayerZero 将资产转移到 Plume 上,他们可以通过 Polytrade 的应用和介面投资 RealtyX 的收益类资产。当他们在 RealtyX 平台上获取这些资产後,还可以进一步将这些资产作为抵押,进入其他借贷协议。

比如,未来 Silver Koi 可能会接受这些资产作为抵押,使用者不仅能够赚取收益,还可以在 Silver Koi 平台上进行交易。这种资产的组合能力是 DeFi 领域的一大亮点,它让资产的用途变得更加多样化。这种网路层面的组合效能力在过去是很少见到的,但现在正成为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另外,我们还看到许多协议正在围绕这个生态开发新的策略。其中一个主要方向是稳定币回圈策略。比如,使用者可以用 PUSD(Plume 的稳定币)作为抵押借入更多的稳定币,再将其重新投资到 PUSD 中,不断回圈。通过这种方式,使用者可以将原本 8%-11% 的稳定收益提升到 20%-30%。

RWAfi 生态系统为这些策略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让资产的收益模式更丰富,也让使用者有机会通过创新的方式提升回报率。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领域,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机会正在涌现,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Jade(RealtyX & 主持人):谢谢 Teddy!你的回答非常清晰,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 RWAfi 生态系统如何为使用者带来实际价值。我们接下来快速推进一下,直接丢掷最後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 12 个月里,你认为 RWAfi 生态系统成功的关键指标有哪些?是否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障碍需要克服?

Claire(Silver Koi):好的,我来做个简单的预测。我们先聊聊阻碍吧,这可能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之一,那就是监管。

监管问题可能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整体的法律环境和规则尚不够明晰,每个国家、每个司法管辖区都有自己的规则。尤其是美国,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不确定。

虽然经过一些政策调整後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但谁也不能确定。从创业公司的角度来看,这尤其困难,因为要理清这些不同的规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我希望在接下来的 12 个月里,法律环境能变得更加清晰。

同时,这也是 RWAfi 生态系统存在的意义之一 —— 我们可以共享法律方面的知识,甚至共享一些顾问资源。这其实也回应了你之前提出的问题。

接下来聊聊成功的关键指标。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衡量,但最直接的就是新使用者的数量。这里的 「新使用者」 包括从 Web2 世界中引入的使用者,以及从加密领域原生使用者中引入的使用者。

对於 Web2 使用者来说,挑战在於教育和引导他们,比如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加密钱包等工具。而对於 Web3 原生使用者来说,他们虽然熟悉加密资产,但可能对传统市场了解较少。

这其中的难点可能与年龄、教育背景等因素相关。如果能在这两方面取得进展,那将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另一个关键点是流动性。

Teddy 也提到了这一点。Plume 和整个生态系统正在努力为不同专案提供更多共享流动性,提高资金池的深度和资产的种类。这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具竞争力的定价。我们也在平台的效能开发上投入了大量努力,同时尽量引入高品质的流动性,以确保使用者获得更小的滑点和更低的费用。

Jade(RealtyX & 主持人):Claire 的回答已经非常全面了。对 Realty X 来说,我们同样面临监管方面的挑战,这其实是所有 RWA 专案都需要重视并努力克服的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与政府展开更多对话。幸运的是,我们目前参与了香港数码港孵化计划,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推动政策讨论的宝贵机会。

接下来的 12 个月,我们希望能看到一个更加开放和支援的法律环境,这将为整个 RWAfi 生态的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正如刚才所说,通过 RWAfi 生态系统,我们不仅能与其他专案展开合作,还能共同探讨如何推进相关的政策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次 AMA 的讨论非常有启发性,希望大家都从中有所收获。最後再次感谢今天的所有嘉宾和观众的参与,别忘了在社交媒体上关注这些精彩的专案和嘉宾,及时了解他们的最新进展!谢谢大家的收听,祝你们有愉快的一天!

📍相关报导📍

RWA 前世今生回顾,真实世界资产如何崛起?

一览全球RWA代币化:关键大玩家与未来趋势

BSOS执行长:你该理解的 PayFi-RWA 新叙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